![](http://a.nync.com/.jpg!40)
![](http://static.nync.com/main/images/cungg/cq26-min.png)
健康时报网2017-07-19 15:43
腔隙性脑梗死(简称脑腔梗)在临床上非常多见,实际上就是脑梗死中的一种,因其梗死面积很小(直径一般不超过2mm)而得名。
腔隙性脑梗死常易发生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,高血压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、高黏度血症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、肥胖、吸烟及酗酒和好咸食者的发病率更高。
对于脑腔梗,应该克服认识上的两个误区。
一种是对发生脑腔梗极端恐惧。以为自己得上了非常严重的疾病,思想压力很大和不知所措。实际上,它比脑出血和较大脑梗死的危险性小得多,预后一般均很良好,经治疗后多可在一至数周内好转或痊愈,并可完全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。
一种是因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而易被轻视。如不注意防治,以后再次发病和多个小腔梗病灶融合后,就有可能发展成为多发性和较大的脑腔梗或脑梗死,导致持续性肢体麻木或瘫痪、吞咽或言语障碍,甚至智力衰退和血管性痴呆等严重后果。
因此,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上述诸多致病危险因素的检查,一旦发现异常,就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及时、正确和合理的治疗,并力求达标和坚持不懈。
(健康时报网)